
中新网上海新闻3月5日电(记者 李姝徵)今年3月5日,是全国第60个学习雷锋纪念日。在静安区,有这样一群人,他们用自己的方式,献爱心、送温暖、守平安,用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“雷锋精神”。
4日下午,静安消防救援站联合四明居委会组织开展“学雷锋”志愿活动。“蓝朋友”们组成志愿活动小组,为周边百姓提供理发、磨剪刀、测量血压等便民义务活动,并且专门开展了消防安全科普宣传活动,为居民讲解如何使用常用灭火器材,在火灾发生后如何逃生自救等消防等常识,留下了许多温暖的瞬间。据了解,连续多年来,静安站和其他各大消防站都会选则在这一天开展一些义务劳动、便民措施来纪念传承雷锋精神,用一件件小事、一声声问候传递着他们朴素、真挚的情感。“我们站周边的老年群体还是比较多的,特别是有许多手脚还不利索,行动不方便。我们与周边居委也经常有联系合作开展一些便民活动,也是力所能及为这些孤老群体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。”负责科普宣传的消防员彭佳俊对记者说。“前天还刚出了一个警,就是独居老人摔倒在地上,邻居想去帮忙,但是房门紧锁,向我们求助。”

“四十次救助”
3月2日上午10时,静安站消防员们接到了一位独居老人的报警,老人摔倒在家中无法自行起身,门锁了,邻居也无法进去帮忙。消防员迅速到达现场,利索地打开房门,小心翼翼地将老人搀扶起来,反复确认老人没有受伤后才离开现场。在过去的两年里,静安站已经处理了40余起类似的警情,大多都是独居老人的求助。

“十八年送饭”
此外,队站消防员们还有一份延续了18年的送餐承诺。2005年,静安站隔壁愚谷村小区一位腿脚不便的阿姨陷入了困境,常年照料她的丈夫突发脑溢血患上了中风,使得本就困难的生活变得雪上加霜,吃上一顿像样的饭菜都成了难事。她便向“老邻居”消防队拨打了一通求助电话说出了自己的困难,没想到,消防队员竟连续十八年来每日为她送上一份“爱心午餐”,这项活动也已成为静安站的敬老传统,逐渐传承形成了“睦邻友好、感恩敬老”的队风。

“五个小区改造”
对陈阿姨的关爱也进一步引发了消防员们对孤老群体的关注。近些年来,一些小区也步入了老龄化,老人们勤俭节约,喜欢屯放变卖纸板箱、塑料瓶以补贴家用,但也带来不少消防安全隐患。这一类老式住宅没有固定消防设施,结构耐火等级较低,一旦着火,很快就会蔓延成灾。特别是随着电气线路老化、电气使用负荷的不断增加,老式居民房时常发生火灾,对孤老群体的生命安全造成了较大威胁。
2022年,区消防部门推动将“为30个老旧小区实施消防基础设施改造”纳入区政府实事工程,静安站以此为契机,细致排摸了辖区内老旧小区消防安全现状,搜集了详实的基础信息,对预埋消防空管等基础设施提出了优化改进建议,终于为辖区内愚谷村等5座老旧居民社区改善了消防基础设施,为这些老建筑增强了火灾抵御能力,也为无数老人的生命安全提供了保障。
“学习雷锋好榜样,忠于革命忠于党……”静安站指战员积极为辖区百姓排忧解难,心怀感恩,无尽善行,不断弘扬雷锋精神,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做出积极贡献。同时,他们也呼吁广大社会力量关注和关爱孤老群体,让他们感受到更多的温暖和希望,共同创造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。(完)
注: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! ??
编辑:李姝徵??